高血压的人出去下馆子,看着餐馆菜单上那些高盐、高油、味道重的菜,又想满足嘴巴,又得控制血压别乱波动,关键得知道“挑、避、调”这种吃饭的办法。
一、优先选能护血压的菜
1. 脂肪少蛋白质高的:稳住血管的“基础”
先点清蒸、白灼或者炖煮的好蛋白,像清蒸鱼(特别是鲈鱼、鲫鱼)、白灼虾、酱烧鸡胸肉,鱼肉里有Omega-3脂肪酸(像EPA和DHA),能帮忙把血管变软,减少发炎反应;鸡胸肉是脂肪少蛋白质高的代表,清蒸或者水煮后蘸点低盐酱油,既能吃饱又不会让钠太多。
2. 钾多钠少的蔬菜:天生的“降血压帮手”
选清炒或者凉拌的绿叶菜(像菠菜、苋菜、空心菜)、十字花科蔬菜(像西兰花、菜花)、菌菇类(像木耳、香菇),这些蔬菜钾含量高(像菠菜每100克含钾大概311毫克),能帮着平衡身体里的钠离子,让钠排出去;同时膳食纤维多,能减少脂肪吸收。
二、得小心的会升血压的“危险区”
1. 藏起来的高盐“杀手”
餐馆为了让菜鲜,经常盐、酱油、豆瓣酱、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含钠)放太多,特别是腌制食品(腊肉、咸鱼、泡菜)、卤味(酱牛肉、卤鸡腿)、汤(老火汤、浓骨汤),一份普通红烧肉可能含盐3 - 5克(超过一天推荐量的60%),一碗浓鸡汤的钠含量可能快到一天的上限了,点菜的时候躲开这些菜,要是想喝汤,选清淡的蔬菜汤(像冬瓜汤、萝卜汤),就喝1小碗,
2. 油多脂肪多的“负担”
油炸的东西(像炸鸡翅、油条、干煸豆角)、红烧的(像红烧茄子、红烧肉)、干锅的(像干锅花菜、干锅肥肠)不光热量高,还会让动脉硬化,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地三鲜”(土豆 + 茄子 + 青椒油炸后勾芡)、“干煸四季豆”(先油炸再干煸),吸油能到食材本身的2 - 3倍,
三、好用的点菜窍门和注意事项
1. 主动说,讲清楚需求
点菜的时候直接跟服务员讲:“我有高血压,要低盐、少油、少酱的菜,麻烦厨师少放味精和酱油,” 能要求把菜“过清水去掉油盐”(比如捞出来涮一下再吃),或者选“白灼 + 蘸料”(自己准备一小碟醋 + 少量低钠盐酱油),
2. 控制量,搭配得均匀
按照“211餐盘法”:一半是蔬菜(多挑绿叶菜和彩椒)、四分之一是好蛋白(鱼/鸡胸肉/豆腐)、四分之一是杂粮主食,别搞“一大盘肉 + 一点米饭”这种搭配,先保证蔬菜占一半以上,
高血压的人出去吃饭,关键是“主动挑 + 灵活变”,记住:低盐(一天小于5克钠)、低油(一天小于25克)、钾多(多吃蔬菜水果)、纤维多(杂粮 + 蔬菜)是稳住血压的关键,只要会这些窍门,就算在外面吃饭,也能对管血压有好处。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科普问答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免费咨询,获取干细胞治疗方案,祝您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