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即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1. 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加重。

2. 肝区不适:部分患者会感到右上腹或肝区有隐痛、胀痛等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持续存在。

3. 黄疸:当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时,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酒精性肝病较为明显的体征之一。

4. 腹水与水肿:在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能会出现腹水以及下肢水肿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及低蛋白血症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体格检查发现

1. 肝脏肿大:体检时可触及增大的肝脏,质地偏硬且边缘钝圆。有时还伴有轻度压痛。

2. 脾脏肿大:随着疾病的进展,脾脏也可能因门脉系统压力升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

1. 肝功能指标改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其中AST/ALT比值大于1.5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同时,γ-谷氨酰转移酶(GGT)也常显著增高。

2. 血脂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反映脂肪代谢障碍。

3. 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下降,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四、影像学特征

1. 超声图像特点:肝脏体积增大,回声增强呈“明亮肝”表现;晚期则可见肝脏萎缩、表面不规则等改变。

2. CT扫描特征:平扫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与脾脏相比呈负对比;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程度减弱。

五、病理组织学变化

1. 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沉积,是酒精性肝病最早期的病变形式。

2. 肝细胞坏死:随着病情发展,可观察到灶状或桥接样肝细胞坏死现象。

3. 炎症反应:汇管区及小叶内均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4. 纤维化形成:最终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影响正常肝结构与功能。

六、其他相关表现

1. 酒精性胃肠道损伤:如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全身营养状况恶化。

2. 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月经紊乱等问题,源于性激素代谢失衡。

以上便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些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怀疑患有此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与治疗。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