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合理的饮食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1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导原则。

一、定时定量进餐

定时进餐

1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吃三餐,必要时可适当加餐。例如,早餐可以安排在7:00 - 8:00,午餐11:30 - 12:30,晚餐17:30 - 18:30。这是因为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胰岛素作用的稳定发挥,避免血糖出现大幅波动。如果进餐时间不规律,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就容易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比如,若早餐推迟到10:00才吃,而胰岛素还是按照正常时间注射,就可能在等待进餐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定量进餐

每餐的食物摄入量要相对固定,包括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等各类食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由医生或营养师计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并合理分配到三餐中。一般来说,早餐可占总热量的25% - 30%,午餐占30% - 40%,晚餐占30% - 35%。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轻度活动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所需总热量约为 1600千卡,那么早餐可摄入375 - 480千卡,午餐450 - 640千卡,晚餐450 - 560千卡。

二、合理搭配食物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1型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玉米、豆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使血糖上升速度更平稳。同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般建议占总热量的50% - 60%。例如,每餐主食的摄入量可根据个人情况控制在50 - 100克(生重)。

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组织。1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15% - 20%。比如,每天可摄入100 - 150克的瘦肉或鱼类,250 - 500毫升的牛奶,1个鸡蛋。

脂肪

脂肪摄入应适量,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糕点等。脂肪的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25% - 30%。例如,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控制在25 - 30克。

蔬菜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热量低且能增加饱腹感。1型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至少500克,其中绿叶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可选择菠菜、生菜、西兰花、黄瓜、西红柿等。

三、注意胰岛素与饮食的配合

胰岛素剂量调整

根据每餐的食物摄入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一般来说,每摄入10 - 15克碳水化合物需要注射1单位的速效胰岛素。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根据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计算胰岛素剂量。例如,如果早餐吃了80克的碳水化合物,可能需要注射5 - 8单位的速效胰岛素。

进食与注射时间匹配

速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15分钟内注射,短效胰岛素可在餐前30分钟注射。注射后要及时进餐,避免因进食延迟导致低血糖。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因某些原因不能按时进餐,应适当进食一些含糖食物,如水果、饼干等,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

运动前后

运动前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例如,在进行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前,可额外摄入15 - 30克的碳水化合物。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能量,可根据运动强度和时间适当进食。

生病期间

生病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可能会升高。此时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可能需要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但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血糖过高或过低。

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遵循定时定量进餐、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胰岛素与饮食的配合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等原则,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