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阳康后每到换季皮肤都会过敏,感染过新冠的人,更容易过敏吗?是否有科学依据?

参考内容

  • 新冠阳康后部分人群更易过敏,且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一现象。以下从研究数据、免疫机制、过敏表现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大规模研究证实新冠感染与过敏风险增加相关

    跨国队列研究数据:

    韩国庆熙大学Yon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对2200万名志愿者(涵盖韩国、日本、英国)进行长期随访,发现新冠感染者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未感染者,且风险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具体数据显示,新冠康复者哮喘风险比为2.25,过敏性鼻炎风险比为1.23,而接种两次及以上疫苗可降低过敏风险。

    时间衰减效应:

    研究指出,新冠感染后过敏风险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但仍持续存在。这一发现表明,新冠感染对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过敏易感性增加。

    二、免疫系统变化是过敏风险增加的核心机制

    免疫细胞失衡:

    新冠感染会破坏T细胞数量和功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研究发现,新冠康复者体内IL-4和IL-6等介导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皮质醇浓度降低,这种免疫失衡状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活化: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ACE2受体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导致气道高敏反应。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MCAS)是新冠感染后可能引发的免疫异常之一,表现为呼吸道对过敏原的反应性增强。

    交叉过敏现象:

    部分新冠康复者因病毒蛋白与过敏原结构相似,出现交叉过敏反应。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可能在新冠康复后对其他类似蛋白过敏原的反应性增加。

    三、新冠康复者过敏的临床表现与风险因素

    典型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如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起疹子。

    呼吸系统过敏:如过敏性鼻炎、气促、喷嚏咳嗽、喘息。

    消化系统过敏:如消化不良、对某些食材不耐受。

    高危人群特征:

    既往过敏史:感染前已有过敏史的患者,新冠康复后过敏症状可能加重。

    感染严重程度:中度至重度新冠感染者过敏风险更高。

    未接种疫苗:未接种或仅接种一次疫苗者过敏风险增加。

    四、过敏风险增加的潜在环境因素

    季节性过敏原暴露:

    换季时节,空气中的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浓度升高,新冠康复者因免疫系统异常,对过敏原的反应性增强,导致过敏症状加重。

    消毒剂使用:

    部分患者对75%酒精或84消毒液等消毒剂过敏,新冠康复后过度消毒可能引发皮肤或呼吸道过敏反应。

    五、应对策略与建议

    过敏原检测与避免接触: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

    药物治疗:

    轻度过敏: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重度过敏: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并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紧急治疗。

    疫苗接种:

    接种两次及以上新冠疫苗可降低过敏风险,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

    生活方式调整: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环境控制:换季时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鼻腔。

    2025-05-06 09:12:16

END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咨询

免费咨询,获取干细胞治疗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9933-28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