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物质的水平来判断肝脏是否正常工作。通常所说的“肝功能四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当肝脏受损时,这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因此,谷丙转氨酶水平的提高往往提示存在肝脏损伤或疾病。

2. 谷草转氨酶(AST):与ALT类似,谷草转氨酶也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酶,但其在心脏、肌肉以及肝脏中含量较高。虽然AST不仅仅反映了肝脏的状态,但它与ALT一起被用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如果两者同时升高,则更可能指示肝脏问题;而如果仅AST升高,则还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如心肌梗死等。

3. 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分解产生的黄色物质,通常由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当肝脏不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胆红素时,会导致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上升,这可能是黄疸的一个迹象。高胆红素水平可以是肝病、胆道阻塞或其他影响胆汁流动情况的结果。

4. 碱性磷酸酶(ALP):这是一种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的酶,在骨骼、肠道和肝脏等多个部位都有分布。然而,在成人中,如果发现ALP水平异常增高,通常首先考虑是否存在肝脏或胆管方面的问题。例如,胆汁淤积症或某些类型的肝炎都可能导致ALP值超出正常范围。

“四项” 并非固定:部分医院可能将 “总蛋白(TP)” 替代 “白蛋白”,或加入 “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 等指标(尤其怀疑胆道问题时),具体需以检测报告标注的项目为准。

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肝功能四项是 “基础筛查”,不能仅凭某一项异常确诊疾病。例如:

ALT 升高可能是熬夜、饮酒后的暂时性升高,也可能是肝炎;

白蛋白降低可能是长期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也可能是肝硬化。

因此,指标异常后需结合病史(如是否饮酒、服药)、症状(如是否乏力、黄疸)及其他检查(如肝胆彩超),由医生综合判断。

检测前的注意事项:为确保结果准确,检查前需空腹 8-12 小时(避免进食影响胆红素、白蛋白),检查前 1-2 天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及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总之,肝功能四项是评估肝脏健康的 “入门检查”,核心是通过 ALT、AST 判断肝细胞损伤,通过总胆红素判断代谢功能,通过白蛋白判断合成功能,为进一步诊断提供初步方向。

进行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肝脏的基本状态,并为诊断提供依据。“肝功能四项”只是一个通用术语,不同医院或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具体项目。此外,单凭这几项指标无法全面反映肝脏的所有功能,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