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宝宝肝功能检查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和ALT(丙氨酸转氨酶)是两个重要的指标。这两个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当肝脏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的AST和ALT水平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两种酶的浓度可以间接反映肝脏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儿童与成人之间的AST和ALT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对于儿童而言:

- ALT(丙氨酸转氨酶)的正常范围大约是在10-40 U/L之间。

- AST(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正常值则稍宽一些,通常认为不超过40 U/L为正常。

这里提供的数值仅供参考,不同医院或实验室可能根据自己的设备及试剂设定略有差异的标准。因此,在拿到检查报告后,还是直接咨询医生来解读结果,尤其是当发现AST显著高于正常范围而ALT却处于正常范围内时。这种情况可能提示着特定类型的肝脏问题或其他非肝脏相关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非疾病因素(生理性)

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骨骼肌代谢活跃,可能导致 AST 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上限 2 倍,且无其他异常);

检查前若有剧烈活动(如幼儿跑跳过多)、哭闹频繁,可能短暂影响 AST;

标本采集误差(如溶血,红细胞内 AST 释放会导致检测值升高,需结合 “溶血提示” 判断)。

疾病因素(病理性)

肝脏相关:轻度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感染早期、药物轻微刺激),可能先出现 AST 升高,ALT 尚未明显变化;

心肌相关:AST 也是心肌酶的组成部分,若宝宝有感冒、乏力、面色苍白,需排查心肌损伤(如心肌炎),需同步检查心肌酶谱(CK、CK-MB);

肌肉相关:如肌肉损伤、肌炎等,也可能导致 AST 升高(因骨骼肌含 AST);

其他:如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等全身性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 AST。

此外,家长应该注意,即使孩子的AST值偏高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一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感染、药物影响、脂肪肝等。重要的是及时就医,遵循专业人员指导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理。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对维护孩子肝脏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