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液体异常积聚。

早期患者可能仅感轻微腹胀,尤其在进食后加重,随着腹水量增加,腹部逐渐膨隆呈蛙腹状,腹壁紧绷发亮,甚至出现脐疝。

由于膈肌上抬压迫胸腔,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尤其在平卧时症状加剧。

大量腹水会导致腹部明显沉重感,行动不便,部分患者因腹压增高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查体可见移动性浊音阳性,液波震颤试验可辅助判断腹水量。

肝腹水多伴随原发肝病症状,如皮肤巩膜黄染、蜘蛛痣、肝掌、下肢水肿等门脉高压表现。若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可出现突发腹痛、发热、寒战及意识改变。

严重腹水还可导致肾功能异常(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

值得注意,营养不良型腹水患者可能伴有显著消瘦与肌肉萎缩,而恶性腹水则进展迅速且常伴恶病质。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门脉压力及并发症密切相关,需通过腹部超声、诊断性穿刺等进一步评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