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该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化系统症状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后,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门静脉高压可导致胃肠道淤血水肿,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障碍。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

 二、营养状况恶化

由于摄入不足以及吸收障碍,患者容易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浮肿等症状。这种营养状态的改变不仅削弱了身体抵抗力,还可能延缓病情恢复进程。

 三、凝血机制异常

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当其结构被破坏时,这些因子的生成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出血倾向。例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现象较为常见,严重者可能发生致命性的消化道大出血。

 四、内分泌紊乱

肝硬化会影响激素代谢过程,造成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病人可见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另外,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会促使体内钠水潴留,形成腹水和下肢水肿。

 五、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

随着病情进展,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侧支循环建立并扩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为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急性大出血,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脾脏因充血而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使得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降低。

 六、肝性脑病

这是由于氨等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突破血脑屏障干扰神经递质正常传递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早期可有性格行为改变、睡眠节律颠倒,后期发展为意识模糊、昏迷。

 七、肾功能损害

晚期肝硬化患者中约有一半会出现功能性肾衰竭即所谓“肝肾综合征”,尽管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但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情况。

 八、感染风险增加

由于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加上腹水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环境,所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机会性感染在肝硬化患者中更为普遍且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肝硬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轻微不适到危及生命的重症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对于已经确诊为肝硬化的个体来说,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这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配合完成。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