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量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通过迫使身体利用脂肪产生酮体供能,替代葡萄糖代谢。糖尿病患者若要在医生指导下尝试生酮饮食,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与评估

(一)专业医疗评估

生酮饮食并非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1型糖尿病患者或存在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风险较高。因此,在开始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由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评估是否适合采用。

(二)学习相关知识

患者需通过专业书籍、科普讲座、医生讲解等途径,了解生酮饮食的原理、实施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例如,知晓酮体生成过多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其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有烂苹果味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一)食物选择与比例

脂肪:占总热量的70% - 80%。优先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牛油果油、椰子油、坚果(杏仁、核桃、巴旦木等)、种子(奇亚籽、亚麻籽)以及富含脂肪的鱼类(三文鱼、鳕鱼、金枪鱼)。例如,每日可摄入2 - 3勺橄榄油用于凉拌或低温烹饪,吃一小把坚果作为加餐。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 - 20%。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鸡肉、牛肉、猪肉的瘦肉部分)、鸡蛋、奶制品(奶酪、全脂牛奶,但乳糖不耐受者需谨慎)、豆类(黄豆、黑豆及其制品,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豆类含一定碳水需控制量)。例如,每天可吃1 - 2个鸡蛋、100 - 150克瘦肉。

碳水化合物:严格限制在总热量的5% - 10%,即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 - 50克。主要选择低碳水蔬菜,如绿叶蔬菜(菠菜、生菜、油麦菜)、西兰花、黄瓜、番茄、芹菜等。避免高碳水食物,如谷物(大米、小麦、玉米等)、薯类(土豆、红薯、山药)、水果(除少量浆果类,如草莓、蓝莓)、糖类及含糖饮料。

(二)制定饮食计划

少食多餐:可安排每日3餐及1 - 2次加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脂肪导致消化不良。例如,早餐可吃2个水煮蛋、1杯防弹咖啡(黑咖啡加黄油和椰子油);上午加餐吃10颗杏仁;午餐吃150克烤鸡胸肉、200克清炒西兰花;下午加餐吃50克奶酪;晚餐吃100克煎三文鱼、200克凉拌黄瓜。

记录饮食:使用饮食记录软件或笔记本,详细记录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和烹饪方式,以便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方案。

三、监测与调整

(一)血糖监测

生酮饮食初期,血糖波动可能较大,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如每天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若血糖过低(<3.9mmol/L),可适当增加脂肪或蛋白质摄入;若血糖过高,需排查是否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或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二)定期复查

每1 - 2周复查一次尿常规,检测尿酮体水平;每月复查一次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评估生酮饮食的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调整饮食方案或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一)预防不良反应

生酮饮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酮流感”(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便秘、口臭等。可通过补充电解质(如喝淡盐水、吃含钾食物香蕉的替代品如牛油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绿叶蔬菜、亚麻籽)、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至少2000毫升)等方法缓解。

(二)避免长期单一饮食

长期严格生酮饮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C、维生素D、钙、镁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或定期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一些低碳水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