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类以胆汁流动受阻为特征的肝脏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药物或代谢因素引起的继发性胆汁淤积。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常出现皮肤瘙痒、黄疸、乏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是关键环节,通常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显著升高,而转氨酶升高相对不明显。此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自身抗体检测如抗线粒体抗体(AM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具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梗阻性病变,超声检查可显示胆管扩张情况,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则能提供更清晰的胆道结构信息。对于疑似病例,肝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能够观察到胆小管损伤、炎症浸润等病理改变。
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及辅助检查,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025-05-14 12:34:59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科普问答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免费咨询,获取干细胞治疗方案,祝您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