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五项检查,也被称为肝功五项或肝酶五项,是评估肝脏健康状态的一种常见检测方法。这五项指标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基本工作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解毒能力、蛋白质合成能力等。以下是肝功能五项检查通常包含的五个项目:
1. 谷丙转氨酶(ALT):全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当肝脏受损时,细胞内的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ALT水平升高。因此,ALT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肝脏是否有损伤的一个重要依据。
2. 谷草转氨酶(AST):又称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它不仅存在于肝脏,在心脏、肌肉等其他组织中也有分布。与ALT类似,当这些器官受到损害时,AST也会从细胞内泄漏至血液中,引起血清AST浓度上升。通过比较AST和ALT的比例,有助于区分肝脏疾病与其他原因引起的AST升高。
3. 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分解后产生的黄色物质,正常情况下由肝脏处理并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如果肝脏功能异常或者胆道阻塞,则可能导致体内胆红素积累过多,表现为黄疸等症状。测量总胆红素可以帮助诊断是否存在此类问题。
4. 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DBIL):这是指已经经过肝脏转化并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的那部分胆红素。相对于未结合胆红素而言,直接胆红素更容易被肾脏过滤并随尿液排出体外。测定直接胆红素对于识别某些类型的肝病以及胆汁淤积症具有重要意义。
5. 碱性磷酸酶(ALP):虽然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个部位如骨骼、肠道、肾脏及胎盘等,但在成人中其主要来源为肝脏和骨骼。ALP活性增高可能提示存在肝胆系统疾病或者是骨质疏松等问题。特别地,在儿童期由于骨骼生长迅速,其ALP水平自然较高;而成人若无明显骨骼相关症状而出现ALP偏高,则更应考虑是否为肝脏方面的原因所致。
“肝功能五项”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不同医院或实验室可能会根据自身条件及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具体的检测项目组合。此外,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项指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与肝脏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参数也可能被纳入到常规检查之中,比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凝血酶原时间等。总之,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科普问答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免费咨询,获取干细胞治疗方案,祝您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