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肠(结肠)和直肠。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初期症状可能轻微且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这些症状会逐渐变得明显。以下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些常见初期症状:

1. 腹泻:这是最常见的早期迹象之一,患者可能会经历频繁的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伴有腹部不适。

2. 血便:在一些情况下,粪便中可能会混有鲜红或暗红色血液,这是因为肠道内膜受损导致出血所致。

3. 腹痛或腹部不适:包括绞痛感、胀气等,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

4. 体重下降:由于食欲减退或是营养吸收不良引起。

5. 疲劳感:持续感到疲倦无力,这可能是由于贫血(因长期失血造成铁质缺乏)或其他并发症所引起的。

6. 紧急排便感:感觉需要立即上厕所,即使刚去过不久也一样。

7. 便秘:虽然不如腹泻那么普遍,但在某些人身上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8. 关节痛: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会在发病时或之后经历关节疼痛或肿胀。

频率:初期通常每日 3-5 次(普通肠炎多为短期腹泻,UC 腹泻多持续超过 2 周,呈慢性反复趋势);

粪便性状:初期多为 “稀便或糊状便”,可能夹杂少量黏液(因黏膜炎症分泌增多),少数患者粪便表面带 “少量鲜血”(直肠黏膜充血、轻微糜烂,鲜血多附着在粪便表面,而非与粪便混合,这点与克罗恩病或肠道肿瘤不同);

伴随特点:腹泻后常伴随 “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即排便后仍觉得未排干净,因直肠受炎症刺激持续产生便意。

腹痛:定位明确,与排便相关

位置: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对应直肠、乙状结肠位置),呈 “隐痛、胀痛或阵发性痉挛痛”,程度较轻(初期多不剧烈,可忍受);

规律:腹痛常与排便相关 ——“腹痛→想排便→排便后腹痛缓解”,这是因为排便后肠道压力减轻,炎症刺激暂时缓解;

例外:少数初期患者腹痛不明显,仅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易被忽视。

并非所有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都会出现上述全部症状,而且症状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此外,在疾病早期阶段,一些人的症状可能非常轻微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此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以便尽早开始适当的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测试、粪便样本分析)、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或者内镜检查来确诊。

最后提醒大家,对于任何健康问题,都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而不是仅依赖网络信息作出判断。正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计划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