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肿瘤筛查、帮忙诊断、看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都很重要,通过测血液、像胸水腹水这样的体液或者组织里特定东西的多少,能给早点发现肿瘤和一直管理肿瘤提供重要线索。

一、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就是肿瘤细胞在长、繁殖或者转移的时候,肿瘤细胞自己造出来、放出来,或者身体对肿瘤有反应产生的一些特别的或者有关系的东西,它们可能在肿瘤细胞里面,比如一些酶、激素,也可能分泌到血液、尿液这些体液里,像蛋白质、糖类抗原。

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和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和特定的肿瘤类型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标志物和它们对应的肿瘤如下:

标志物名字 主要相关的肿瘤 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 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肿瘤,像睾丸癌 要是AFP大于400ng/ml就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不过怀孕、肝炎活动的时候也可能升高。

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 CEA升高在消化道肿瘤里常见,但吸烟、胰腺炎、肝硬化这些不是肿瘤的情况也可能稍微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 CA125要是明显升高(大于35U/ml)就可能提示卵巢癌,但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让它升高。

糖类抗原153(CA153) 乳腺癌 乳腺癌病人手术后监测CA153能看看复发的风险,但良性乳腺疾病,像纤维瘤可能有点不正常。

糖类抗原199(CA199) 胰腺癌、胆管癌、胃癌 CA199是胰腺癌很敏感的标志物,但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的病人也可能升高。

三、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能用在什么地方

1. 早期筛查:给高风险人群做初步检查用,比如乙肝病人查AFP筛查肝癌、40岁以上的人查CEA/CA199帮忙筛查消化道肿瘤,但不能光靠这个确诊,还得结合像CT、MRI这样的影像学检查或者病理活检。

2. 辅助诊断:要是影像学发现有可疑的占位,像肺部结节、肝脏肿块,肿瘤标志物升高能提示可能是恶性的,帮医生判断病变是什么性质。

3. 疗效监测:治疗的时候,像手术、化疗、放疗期间,定期测标志物水平,要是指标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要是一直升高或者反弹,可能说明肿瘤复发或者转移了。

4. 预后评估:有些标志物,像CEA、CA125,一开始的水平和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水平高往往说明预后不太好。

总结:肿瘤标志物检查是管理肿瘤的重要工具,但得科学地理解,它就像个“预警信号灯”,指标不正常的时候得进一步检查,不是直接就判断是肿瘤,定期体检的时候,高危人群像有肿瘤家族史、长期抽烟喝酒、慢性肝炎的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挑着检测,早点发现、早点处理,保护健康。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X